今年,华侨生满足400分就有机会进入清北等名校让很多人实名羡慕了一把,“华侨生联考”的概念,对于想送孩子出国接受教育的家庭来说并不陌生,其高性价比的升学政策更是吸引了许多家长纷纷为孩子规划海外身份,但“三侨生”和“外籍生”的概念,大家可能鲜有耳闻。
那么,在这三个身份当中,那种学生能享受到的优惠最大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科普。
华侨生
华侨生和华侨联考是分不开的,华侨联考,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收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专门高考,也是港澳台侨学生报考中国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
华侨生联考,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以下优势:
1、题目很简单:考试试卷的难度远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试卷,例如数学考试中,试题难度与课本例题相当;
2、录取分数低:考试录取线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平均低至少150分以上),400分即可入读211大学,但具体学校会有名额限制,尤其是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所以如果对于分数没有自信,建议报考一些内地名气稍小一些的一流大学;
3、语言有优势:该考试是为从来没在中国上过学的海外华侨子女设置的,对于土生土长的国内学生而言轻而易举;
4、竞争小:每年报名人数有限,与高校普通高考招生指标分开,竞争压力小。
5、退路有保证:不够分数可以考预科,只需比正常本科多读一年。
报考资格要求:
华侨生报考资格要求考生拥有中国国籍(中国台湾地区考生持有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即可),并且本人及其父母必须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华侨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须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
其中,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生。

此外,今年起,教育局加强了对华侨生联考考试资格的审查,华侨考生在报名时须向报名点至少提交3方面材料:
1.与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书;
2.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本人及其父母一方获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认证书或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认证书;
3.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2019年的招生简章对华侨考生身份做了四大调整:
一是明确界定华侨身份。严格执行国务院侨办有关规定,并由各地侨务部门审核,相关政策由国务院侨办解释。
特别提醒一点,根据国务院侨办《关于印发<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的通知》,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二是在原只限定考生华侨身份的基础上,增加要求考生父母一方也应具备华侨身份。
三是明确华侨考生在住在国居留最短时间要求。鉴于广大华侨考生实际及近年来部分国家出台低门槛投资移民情况,进一步明确要求“华侨考生本人,若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须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
四是加强身份和高中学历审核。华侨考生在现场报名确认时须向报名点至少提交3方面材料:一是与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书,二是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本人及其父母一方获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认证书或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认证书,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特别提醒,对于具有华侨身份但实际一直在国内居住、学习或在住在国居留时间达不到上述规定要求的,不能参加联合招生考试。但若符合国内高考报名条件的,可在国内参加高考。
根据今年6月份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各批次录取最低分数,普通类院校一本最低分数线仅300分,一类大学的最低分数线为400分,总体来说,低于国内普通高考100-200分,选择华侨生联考的优势不言而喻。